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地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期,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一项基本工作,那就是工程测量,而工程测量的开展,又与地形测量紧密相连。
目前大范围的大地测量与调查往往是通过飞机的高空航测与成像卫星(光学成像或雷达成像)遥感进行影像获取,建立光学(数据)立体模型后,再根据立体模型,绘制成平面图或地形图。地形图精度或比例尺要求较高者,则多是以较低空的航空摄影来进行测绘,例如1/5000相片基本图,与大多数的1/10000地形图的制作等。因此航空测量是详细地面调查中辩别、量化地物的基础,以及大范围精确测量的主要工具。其步骤是使用航空照相飞机携带航空照相机,至高空中拍摄地面相片.再以航空测量立体制图仪,将航空摄影相片(航照相片)纠正成光学立体模型后,制作成图。为各种工程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城镇规划和各种经济建设的需要。
然而,当测量所在地域范围较大时,而对精度(比例)要求又较高时,如一条几十公里的公路设计或旧城改造新区建设等,无论是通过全站仪测量,或是GPS测量,其工作量和资金投入都是相当大的,且成果输出的时间也比较长,这时,航测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在利用航测的高时效性与小区域地面控制测量高精度、高灵活性相结合,同时将使用费用降低呢?
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数字化技术、计算机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无人航空器在微型化方面的突破,终于使这一设想成真。
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它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始于训练用的靶机使用,发展是在海湾战争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充分认识到无人机在战争中的作用,竞相把高新技术应用到无人机的研制与发展上。到现如今,无人机已经可以可以从地面车辆、舰船、航空器、亚轨道飞行器和卫星进行发射和回收,地面操纵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检验它的程序并根据需要改变无人机的航向,并且应用到各个领域。
无人机以其特有的实用性、高效性被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尚水股份结合自身水行业信息化特点,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通力合作,采用尚水特有的高速图像采集、拼接与传输算法,构建尚水“无人机流场测量系统”。
尚水“无人机流场测量系统”,基于多年的实验室表面流场测量与数据处理经验,首次在全球实现高速、大范围表面流场精准测量,为防灾减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由于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动力系统、风力等因素造成设备抖动,设备抖动会引起在拍摄时的图像差异,这就会导致流场处理结果错误。尚水股份独有的一种消除相机抖动影响的方法,在技术、测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减小图像采集误差,追求测量精度,以获得精确测量图像,为后续实验分析提供有力保障。
水流波纹图像
流速矢量图
小型无人机测量系统因其所具有的优点将在未来工程测量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将大大减少野外测量的工作量,随着相关科技(数字影像、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定位、数字虚拟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可能引领一场戡测领域的革命。尚水股份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水利信息化、智慧化的道路上肩负起革新行业征途的使命!